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全面实施电力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山西是煤炭大省,也是煤电大省,截至2018年底,煤电装机容量625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结构的71.4%,占全国煤电机组的6.19%。由于山西资源禀赋制约,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近年来,山西电力行业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总要求,深入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煤电超低排放,促进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 截至2018年底,全省煤电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899万千瓦,占全部煤电机组的94.38%,其余为长期停产待淘汰小机组或由于供热原因正在改造。省内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建设任务,共计120台机组、5028万千瓦。 环保能效水平不断提升,全省煤电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2018年,全省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约320克/千瓦时,比2012年降低了29克/千瓦时。据此测算,2018年节约原煤近800万吨。 2012年至2017年五年间,在全省煤电装机从5027万千瓦增长至6250万千瓦,增幅达24.33%的情况下,电力烟尘、SO2、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4.68万吨、69.74万吨和66.22万吨分别下降至8.10万吨、8.48万吨和11.31万吨,降幅达到67.16%、87.84%、82.92%。煤电超低排放为大气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全省煤电机组烟尘、SO2、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28.8%、33.61%、37.71%,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8.68%、14.79%、21.71%(全国水平为3.3%、13.7%和9.1%),较2012年分别下降4.32、38.78、31.53个百分点。同期,非电领域的烟尘、SO2、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比分别上升4.37、38.78、31.53个百分点。煤电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煤电已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电煤比重有提高空间,其他燃煤行业排放改造升级还需加强。 全省电煤占煤炭消费的平均水平约为37.6%左右,全国为53.9%左右,全球为62.7%左右,欧盟为76.2%,美国为91%。山西电煤比重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提高电煤比重并不等于提高煤炭在能源中的比重,而是要提高煤炭整体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电力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集中且易于管理,治理成本便于通过电价等政策疏导,相比之下,其他行业的排放治理尚需加强。煤电行业率先开展超低排放为治理大气污染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其他行业今后实施相关改造探明了路径、积累了经验,有助于推动全省煤炭的清洁、高效、高质量发展。 目前,山西能源行业及其他行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还有钢铁和焦化行业,2017年钢铁和焦化行业烟尘、SO2、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23.41%、8.45%、16.73%,尽管与2012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烟尘排放量已超煤电。山西钢铁、焦化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加之原料及产品的运输方式多为柴油车公路短途运输,且主要是散装运输,很少采用集装箱式运输,机动车和道路扬尘污染严重。 以焦化为例,山西是全国焦化生产的主要省份,焦炭产能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焦炭总产能近1/5。但从整体装备水平上看落后于全国水平。目前,全国炭化室高度在6.25米以上的国际领先焦炉产能占比12.3%,国内先进焦炉产能占39.6%,二者合计51.9%。山西省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的机焦产能占比仅为2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的焦炉仍为炭化室高度4.3米的普通机焦,且炉龄普遍在10年以上。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2018年全国人大对山西大气污染防治执行情况检查及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焦化行业均是被督察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长远看,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大的挑战来自于非电领域及工业领域的小锅炉和小窑炉散烧煤等。这些行业的燃煤排放治理可参照煤电升级改造的路径,充分借鉴经验,结合行业特点稳步有序推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王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