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队工作战线的不断延伸,井下现场材料管理地点也在不断增多,我们不可能全部安上摄像头,这就很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可是有了这个‘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就等于为材料回收安了一双‘千里眼’,让浪费‘无处可逃’。”近日,漳村煤矿综采队党支部书记崔小康告诉记者。
该队创新性的设计了 “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只有巴掌大的“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便于井下作业携带和填写。保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巡查时间、巡查人、可回收材料名称、回收数量、回收地点进行记录,上井后及时将“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提交责任班组和值班队干,然后由专人详细进行检查汇总,并对废弃的材料安排回收,及时做好入库登记工作。
据该队副队长武联庆介绍,“井下巷道长、角落多,在往返检修的过程中,我发现过一些材料在巷道中被随意堆放,存在一些难监管的地方。而这些都会被写进‘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极大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该队副队长王海斌补充到,“通过熟悉咱们队材料规格和材料使用情况的保管员进行详细的记录,不但能对材料的可使用情况及可修复情况进行统计,而且还能根据材料特点辨别责任班组,值班队干就能通过‘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很容易地安排责任班组对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并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如此一来,浪费现象几乎消失不见,材料管理现场面貌大为改观。”
“一张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可以进行日常检查考核,而日积月累的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就成了井下材料管理的大‘数据库’。”崔小康说。记者从一叠沾满煤粉的表格中随意抽出几张来看,“2106风巷1350米处,有道木5根”;“2003风巷150米处,有19×10米高压管2根,51×2.5米高压管3根”等等。每张表格都反映出了自己的“价值”,展现出沉甸甸的责任。
“井下材料回收复用表”的推行,有效解决了井下材料现场难监管的难题,提高了材料管理人员对井下区域的覆盖率和检查考核力度,完善了工作落实闭环管理;形成大“数据库”后,还可以对各类材料存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实现物料管理“少计划降投入、多周转不积压、严管理不浪费”。
据了解,该队通过井下材料专项整治活动,对清查物资进行及时周转、修复或报废处理,仅上个月就回收了价值近2万元的材料,促进了该队的“增盈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