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推动露天煤矿发展要把环保规划前置

2020-06-24 01:33 国家煤炭工业网

近年来,我国露天煤矿发展迅速。数据显示,其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4%左右提高到2018年的16%左右。

可喜的数字背后,尚存对环保生态问题的担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包括内蒙古露天煤矿在内,目前我国共有露天煤矿400多座。露天煤矿具备规模大、效率高、集约性强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对土地的破坏和征占现象,影响部分地区原本脆弱的地表生态。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关系,在露天煤矿发展上集中凸显。不过,《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大型高效集约化矿井和大型露天煤矿。这为露天煤矿发展基本指明了方向。

这里所指的“大型”背后的真正含义,是合理的整合与科学的规划,统一开发,提高产业集中度,而非一处一坑,自我延展,孤军奋战。此外,整合与规划后必然要求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设计、建设、生产、外包资质等,在小环节处统一,才能在大环节处严丝合缝,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型露天煤矿。

在此基础上,一旦大型露天煤矿落成,环保问题必然是纳入开采与生产环节统筹考虑的重要问题。在笔者走访的几家大型露天煤矿中,不少露天煤矿已经体现出超前规划意识。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矿在建设之初便为生态恢复留出空间,30多年来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95%以上,复垦面积高达4万亩;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煤矿作为中国大陆陆地最低点,环境破坏问题一度比较严重,自2002年开始全方位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如今正计划以“历史遗迹+工业旅游”为核心,发展第三产业集群。

发展建设按计划、有规划,这是处理好露天煤矿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博弈关系的重要前提;露天煤矿大型化、标准化,这是实现露天煤矿健康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把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前期规划中,让资源开发的经济红利充分释放,才能最大限度实现露天煤矿发展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非零和博弈。

相关新闻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