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启动以“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为主题的专项活动,以“授人以渔”的方式推进投资者保护工作。要想落实好投资者保护工作,还需要投资者自身主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投资者是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监管部门职责和使命所在。去年以来,证监会党委多次部署投资者保护工作,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先后对投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可以看到,我国围绕法律、监管、自律、市场,以及投资者自身等多维度的投资者保护体系正在形成,多项投资者保护的基础性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震慑作用正在见效。
而在当前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加强风险管控的大背景下,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更具现实意义。实现自我保护,投资者首先要明白投资规则和行为底线,对风险要有辨别意识,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有识别能力。本次投资者保护专项行动定位于“明规则、识风险”,以案例为载体分析解读,聚焦投资者权益遭受损失四大“高危”领域,有助于中小投资者特别是股市新人认清违法违规主体惯用骗术和伎俩,提高识别和防范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发展深化,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新问题,违法违规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识别,因此各市场参与主体都需要提高警惕,加倍小心。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的大环境下,普通投资者更要警惕踩“雷”,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应洁身自好。
而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重要参与方,也是投资者保护工作的主体对象,其自身素质是决定市场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小投资者,要积极克服知识劣势、信息劣势,只有通过充分了解法律法规,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不能碰,哪些事情是套路,增强守法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依法合规维护自己的权益。